仅需200uL样品,实现LNP自动化多通道药物筛选与发现+ 查看更多
仅需200uL样品,实现LNP自动化多通道药物筛选与发现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23-05-15 11:00
PrecGenome的纳米颗粒合成系统是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小型化反应器,可使试剂快速混合并精确控制整个反应过程。这种微流控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更小、更均一的纳米颗粒。不同批次间,纳米颗粒的物化性质也可轻松重现,调整反应参数即可改善纳米颗粒的粒径及PDI,并最终提高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效率和收率。
NanoGenerator Flex系列由一台高精密压力控制器和Flex-S和M组件构成,用户可根据制备量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组件进行实验。Flex-S的单次制备体积为200-500uL,一次加样最多可制备4个样品。Flex-S筛选出的配方可直接在Flex-M上进行放大,芯片可通用并支持在Flex-M单次制备1-3 mL的样品,应用场景涵盖早期试剂筛选及动物实验。同时,该套设备轻巧便携,操作简单,可轻松上手。

PreciGenome的NanoGenerator系列产品最主要的应用就在合成脂质体纳米颗粒,用来包裹mRNA、蛋白、小分子药物及制剂等。解决了药物及制剂的递送难题,如无法进入细胞、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等。这是利用了脂质本身的性质-遇水自发形成双层囊泡结构。若将将药物溶解在水溶液中(水相),脂质各组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(有机相),再将两相充分混合。混合过程中,有机相遇水稀释,溶解度降低,析出脂质各个组分。脂质各组分在此过程自发组装成球形囊泡,包裹住水中的药物,形成脂质体纳米颗粒。
下图为Flex-S制备的不同LNP的表征结果。表格可见不同可电离脂质占比和N/P下,LNP粒径、PDI及包封率的变化。通过配方的细微变化,粒径和PDI会展示出不同的结果,同时也会影响药物的包封率和蛋白表达量。
以下展示了使用Flex系列产品,制备的载药脂质体纳米颗粒转染不同细胞系的实验结果图,均显示出较高的细胞转染率。
近几年,使用脂质体纳米颗粒,将CAR的mRNA片段递送到T细胞内进行转录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,mRNA LNP的瞬时转导特性使其比病毒载体更安全。LNP的粒径大小、均一性和mRNA的包载率是影响T细胞转染效率的关键因素。下图数据展示了使用Flex系列产品,制备mRNA LNP对人体T细胞转染后16、40、64小时的流式分析图。
PreciGenome LCC 研发中心坐落在美国加州,致力于研发微流控相关应用及解决方案。公司研发团队均毕业于世界一流名校,拥有多年相关产品研发经验。
分享到:
推荐精彩博文